审查要点:
1、冷热负荷计算书
2、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
3、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
4、空调新风方式的选择
5、空调气流组织的设计
本文引自互联网,暖通南社对部分规范名称作了修正。
【建议】
1、与建筑结合好,条件不具备的要增设消声处理的送回风静压箱消声,不可一味借用建筑空间和吊顶夹层等。
2、空调室外机组和冷却塔的选址,宜选用低噪声机组;冷却塔设计采用无风机超静音冷却塔,即可减少噪声、霉菌污染、避免,又可大幅降低运行费用。
3、不应在民用居住建筑的底层和顶层设换热站和制冷机房,民用公共建筑在底层和顶层设换热站和制冷机房时,要考虑使用屏蔽泵,将制冷机用工字钢架空支撑等措施来消除噪声与振动。
下部送风方式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:
1 在高大空间中人员不长期停留的区域,例如文体建筑的高大休息厅廊等,可 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;
2 有大面积玻璃外墙的冬、夏使用的游泳馆,宜采用沿外墙地面或窗台向上送风的方式;
3 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在满足下列条件时,可采用置换通风方式:
1)热源以人员、设备(计算机、复印机等 )、 灯光为主,且人员密度变化不大,人 员活动量较轻,显热负荷不宜超过 120W/㎡;
2)污染源与热源位置相近,浓度不大且稳定;
3)房间(空 间)的 净高宜大于 2.4m;
4)全年送冷的空调区域。